2013年1月17日,《浙江法制报》律师版块刊登本所“1+1”中国法律援助律师吴永能的年终访基层札记。
年终访基层札记
(文章摘自2013年1月17日《浙江法制报》05版律师《年终访基层札记》一文)
吴永能(左一)在基层走访
人物名片:
吴永能,“1+1”中国法律援助行动志愿者,重庆志愿者团团长,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义乌分所合伙人、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援助地:
重庆市黔江区法律援助中心
近日,按照黔江区司法局统一部署,四位副局长带领四个检查组,走访基层司法所及当地乡镇村,由此拉开司法局系统年终检查的序幕。我和陈静副局长等人分在一组,目的地是黔江区北部的石黄片区,系黔江区最偏远也是最贫困区域。
中午赶到黄溪镇,镇长杨又章和政法书记、副镇长李其华已等候多时。杨镇长直奔主题,向我们介绍了黄溪镇司法所的情况,认为该所服从安排、办事得力,也直言不讳地指出,需要注意一些工作方法,比如老百姓基于对司法所业务能力的信赖,往往会以此与镇政府抗辩“司法所都是这样讲的”。同时杨镇长要求司法局能够增派工作人员充实到司法所,加强力量。
谢绝了杨镇长、李书记的中饭挽留,午后赶到白石乡,与乡政法书记、副乡长罗灯塔边吃边聊。早前陈局长曾经告诉我,白石乡是司法局结对扶贫单位,该乡的龙池村是司法局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上个月彭勇局长曾经亲自带领扶贫小分队,给村里的小学送去过桌椅、电脑等。
中餐非常适合我的口味,清淡不油腻,米饭松软可口,中间一个汤锅,边上几个素菜,多是本地产。更合我口味的,是罗乡长对司法所工作的支持。罗乡长说,乡里尽量每年都给予司法所支持与倾斜,办公场所安排在综治办,也是为了联动方便。安全事故纠纷、菜市场纠纷、医患纠纷等纠纷解决方面,已经在老百姓中公信度很高,乡政府非常感谢司法所。
离开白石乡回城的山路上,偶尔可见结伴而行的小学生,就向村干部了解了一下留守儿童情况。村干部说,留守儿童主要靠爷爷奶奶带,有的就自己照顾自己,上学放学的路上通常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所以天还没亮就应该吃早饭了。今天因为已近黄昏,也因为那边正在修路,来不及去龙池村。我想,我一定会去龙池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