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君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或许就是电商品牌成长之路的写照。从创新品牌走向知名品牌的漫长路途中,必然会踩到各式各样的坑,例如:代工工厂突然解约,无法生产;平台跑路,货款没了;款爆了,山寨版蜂拥而至……作为电商品牌企业家,我们该如何预测并成功绕开上述那些坑呢?
01代工工厂突然提出解约
海蓝公司系一家生产水产食品的创业公司,靠卖大闸蟹起家,之后慢慢开始开发水产熟悉品类。创业初期,海蓝公司没有资金建立自己的工厂,只能寻找代工工厂来完成产品的生产。2017年5月,海蓝公司终于找到了一家水产熟制品的加工厂,加工厂的厂长非常欣赏海蓝公司的年轻创业家,愿意帮助创业公司解决生产端问题。随后,海蓝公司与加工厂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代加工合同》,合同仅约定:加工品类;加工费用的计算和支付;一年内需要完成10万件的下单量;任何一方违约后需赔偿对方所有的损失。海蓝公司的产品系新品牌,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有限,只能根据市场需求少量下单生产,无法大批量下单生产,避免出现滞销承担过大的库存成本。刚开始合作的前两个月,海蓝公司下单生产了3万多单,之后由于市场反馈不是很好,停止了大量下单生产。工厂厂长缺乏对新品牌企业的认知,随着下单加工量不断的减少,渐渐开始觉得海蓝公司完全拿他的工厂做实验室,当初帮助年轻创业家成长的情怀在现实的工厂利益面前逐渐消失。2019年8月,加工厂接到了国外大品牌公司稳定的订单,并于2019年9月突然向海蓝公司提出解约。当时,海蓝公司非常被动,根本没有考虑过工厂会突然解约的情况,也没有任何备用代工厂。公司创始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应对加工厂无故解约的情况。找到我的时候,海蓝公司手中只有一份《代加工合同》,没有代工厂无故提出解约的证据。由于双方关系没有绝对的破裂,海蓝公司还想继续与代工厂进行合作,当时我建议公司创始人找厂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明确表达想继续合作的意思,看厂长如何回答,并对双方之间的谈话进行录音来固定对方无故解约的证据。第二天,公司创始人按照我的建议进行了操作,并留下了录音证据。2017年10月,海蓝公司顺利在苏北找到了新的代工工厂,而且代工成本更低。同时,海蓝公司委托我对加工工厂提起仲裁,要求加工工厂赔偿损失人民币40万元。仲裁过程中最大的争议焦点是:代工厂是否有权就海蓝公司的不稳定下单提出解约?第一,根据双方签订的《代加工合同》并没约定代工厂有权就此进行解除;第二,海蓝公司的不稳定下单也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法定解除权。因此,仲裁院认定代工厂系违约解除。但由于《代加工合同》对违约责任的约定不够明确,海蓝公司承担了大量的损失举证责任,导致庭审周期不断加长。案件经历两次庭审以及一年的时间后,海蓝公司终于在2018年9月拿到了赔偿款人民币25万元。这迟到的正义,让海蓝公司的创始人看到了法律对公司成长的重要性。2018年10月,海蓝公司顺利完成A轮融资,拿到了一千多万元的融资款,估值已超一亿,现已有自己的工厂。
代工生产是新品牌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避免代工纠纷的产生?
笔者建议:第一,签订一份完善的《代加工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产品的生产要求、下单后的交货时间、交货地点、检验标准、保密条款以及代工厂无故解约需承担的违约责任(最好直接写明违约金)等;第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定要保留相应的书面证据,比如付款凭证、双方电子聊天记录等;第三,时刻关注代工厂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代工厂经营出现异常时需要及时停止合作,避免生产端出现问题。
02货在仓库被留置了
卡多公司系一家童装品牌的创业公司,主要靠线上销售为主。创业初期,为了保证公司的现金流,卡多公司决定轻资产运营,将仓储物流进行外包,寻找仓储物流公司进行合作。2018年3月,卡多公司与明天仓储物流公司达成合作,并签订了《仓储物流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明天公司仓库的货物所有权系卡多公司所有,双方按月结算仓储费用和邮件代发费用。合同签订后,卡多公司将其所有的备货都存储在明天公司的仓库,但在2019年11月,卡多公司突然被告知,其存储在明天公司仓库的货都被房东留置了,不让发货了。卡多公司顿时傻眼了,400多万的货都被留置了,天猫旗舰店的订单无法如期交付。卡多公司马上与明天公司进行沟通得知,明天公司出现了资金问题,尚欠房东租金上百万元。然后,卡多公司马上与房东进行沟通,说明仓库内货物价值以及归属情况。房东同意让卡多公司拿回部分货物,但不同意全部拿回。2019年11月17日,卡多公司出动公司全部员工一百多人去明天公司仓库搬货转移。搬到一半,房东不同意卡多公司继续搬货,双方发生争执。为了避免争执进一步升级,卡多公司进行了报警,但由于双方系经济纠纷,公安并没有强行干预,只是避免双方发生斗殴事件。被逼无奈,卡多公司只能向明天公司进行施压,要求其向房东支付部分尚欠房租。房东收到部分租金后,态度有所缓和,但还是不同意全部拿回。卡多公司趁此机会,靠人递人搬运将全部货物成功转移到房东园区外。直到深夜,卡多公司终于在一波三折中将全部货物安全转移出来,有惊无险地化解了此次危机。
选择与仓储物流公司进行合作是电商品牌公司在创业初期为减轻资金压力所采取的明智之举。但我们该如何选择靠谱的仓储物流公司呢?
笔者建议:第一,通过注册资料、公司历史背景、经营状况等信息的调查,可以了解仓储物流公司的合法性、公司规模的情况;第二,通过经营状况、资产状况等信息,可以了解到仓储物流公司的经济实力情况;第三,通过对诉讼、抵押等公共信息的调查,可以了解到仓储物流公司的安全性情况;第四,进行实地考察,在必要时可以委托相应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来进一步了解仓储物流公司的履约能力情况;第五,切忌用价格作为主要的选择导向;第六,时刻关注库存情况和仓储物流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立即进行货物转移防止被留置影响供应链。
03平台跑路了,货款和保证金都没了
创业者涛哥系马多啦童装品牌公司的老板,主攻线上渠道,系传统电商企业的“一家之主”。2019年5月,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似乎预示着社交电商确实属于成功的商业模式。之后,社交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2019年,流量红利消失,商家纷纷试水社交电商平台,希望给自己的品牌带来流量增长。创业者涛哥也不例外,在2019年5月认识了社交电商平台“鲸喜库”负责人左家华。经多次沟通交流后,涛哥抱着多一条渠道多个机会的心态决定入驻社交电商平台“鲸喜库”用来清库存。刚入住,涛哥就向平台缴纳了保证金人民币1万元,然后开始陆续上架合同约定的货品。上架完成后,确实有不少买家通过平台付款。涛哥看了后台的成交数据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涛哥怀着欢喜一批批地自掏邮费向买家赔着笑脸将货品寄出去,做着满意度至上的售后,因为涛哥相信这些初期的粉丝沉淀对公司至关重要。但好景不长,合作3个月后,“鲸喜库”平台开始出现拖延结算货款的情况。当时,涛哥就意识到“鲸喜库”平台可能要不行了,立即下架了货品并要求平台支付货款和退还保证金。但平台负责人左家华一直拖延支付和退还,并将涛哥微信直接拉黑。被逼无奈,涛哥和一帮“创业农民工”去上海找左家华讨要说法,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2019年12月1日,涛哥找到我,想通过法律途径向左家华主张货款和保证金。但我看完资料后发现双方之间的合同并没有一方是左家华,而且由于“鲸喜库”平台无故消失了,涛哥的销售数据也都没了。因此,我建议涛哥把这次损失作为一次教训,放弃法律维权。最后,涛哥也听取了我的建议,默默承担了这次的损失。
渠道是解决销量问题的主要手段,及时回款是电商品牌企业存活的根本。我们该如何有效避免血本无归的情况?
笔者建议:第一,选择大平台渠道进行合作,谨慎选择社交电商平台,杜绝与微商平台进行合作;第二,一定要与平台渠道所对应的公司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质量保证条款以及违约后的违约金情况;同时关注合同约定的对账和货款结算时间,并要求保留一旦逾期付款有权停止供货的权利;第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货之前一定要做好品控,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第四,准备起诉渠道时,一定要完善双方下单、交货、对账以及催款的书面证据采集,证据齐全后再采取法律措施,避免冒然发送律师函。
04 款爆了,突然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分销商”
“化西子”伴随着网红一哥李佳琦的推荐,迅速在全网走红,花雕口红更是成为了Z世代女生化妆必备的神器。2019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破亿,全网销售额过10亿,“化西子”成为了美妆界的新锐品牌。幸福的烦恼总会在不经意间如期而至,2020年1月,“化西子”突然发现淘宝平台上出现多家分销“化西子”空气散粉的商家。然而,美妆品牌“化西子”从创立至今一直都是直营的,从未进行过分销。“化西子”立即在淘宝平台对上述“分销商家”进行了维权投诉,其中一个商家竟然还向平台提供了授权书,证明其货源的合法性。但商家提供的授权书上并没有“化西子”主体公司杭州宜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盖章,内容也并非“化西子”的授权。同时,“化西子”在淘宝平台还发现了有商家在出售李佳琦推荐的“化酉孓”空气散粉,一个月的销量已上千件。为了防止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损害自身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化西子”不得不高举法律武器来处理那些不法的“分销者”。目前还在处理中,结果还未知晓。
好不容易打造一款爆款,山寨版马上上线来抢占流量和销量,我们该如何应对?
笔者建议:第一,做好自身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商标保护期10年到后及时续费,防止他人的恶意抢注;第二,对于那些“不发分销者、侵权者”,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和《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提起侵权之诉,要求侵权者予以赔偿,防止自身品牌形象被不法损害。
05好不容易赚点钱,职业打假人出现了
随着不会做饭的90后不断步入社会,懒人食品品牌“自嗨锅”(系重庆金羚羊公司的品牌)受到了我们年轻人的追捧,在这两年发展非常迅猛,逐渐成为食品届的新锐品牌。古语有云:“祸之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当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时候,总会有麻烦不找自来。2019年1月,职业打假人出现了,在天猫购物平台上购买了重庆金羚羊公司委托生产的“自嗨锅麻辣牛肉自助火锅”,共计货款人民币3360元(单价33.60元,数量100盒)。2019年5月,职业打假人以其上述购买的“自嗨锅”产品中的火锅底料未标示生产日期为由向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货款人民币3360元,并支付十倍的赔偿金人民币33600元。事实上,该火锅底料上的暗码“01228110”和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2018年12月10日是一致的。但由于重庆金羚羊公司无法举证该暗码与生产日期的关系,同时也无法提供当时该火锅底料的《检验检测报告》。最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由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以及《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判决:退还货款人民币3360元,并支付赔偿金人民币33600元。
虽然国家一直提倡打击职业打假人,但职业打假人一定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面对职业打假人,我们该如何面对?
笔者建议:第一,做好品控,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生产,避免消费者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退款和赔偿;第二,销售过程中不得进行欺诈,否则消费者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第三,在广告宣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广告法》第九条对极限词禁止使用的规定以及《广告法》第十一条对“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的规定,否则消费者不仅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广告违法处罚,还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06总结
做电商品牌企业太“南”了,一不小心入个坑,辛辛苦苦全白干。靓丽的风光总会被人关注,背后的辛酸总是没有人在意,或许这是电商品牌企业家的心声。随着线上流量红利的消失,电商品牌企业家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店铺流量如何增加、UV转化率如何提高、如何提高老客的复购率等,然后又从产品、供应链、客户认知等角度寻找解决方案。或许焦虑才是电商品牌企业家的底色,幸福只是销售业绩突破时短暂的瞬间。
虽然前行的路上有很多坑,但只要用心,我们电商人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国潮品牌,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品牌。
“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超越”,这是一个电商老兵张涛的座右铭。希望各位电商企业家都能顺利超越失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