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莎
编者按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六和也有着许许多多充满理想、饱含热情、富有使命感的青年律师,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向六和每一位青年律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敲下这行字的时候,是2020年5月2日凌晨03:01。还有一个小时,我就可以看到凌晨四点的天空。这真不算什么,毕竟我还看过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电脑屏幕,以及,白色的天花板。对于律师,这太司空见惯了,平平无奇小日常。
现在距青年节,还有45小时。节日存在的意义,有很大一部分是为迫使你停下脚步,适当回望走过的路。于我,过去并未曾赋予青年节特殊意义——除了验证自己的青年身份外。然而今年似有不同:十年前的那位(女)青年,一脚跨进律师行业的门,整好十年,然后再也没有(想)跨出去。更有意(槽)义(点)的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划分标准,今年之后,青年节于我的唯一意义也不复存在了——不能说的秘密,啊,直叫人万分惊恐!
01 人生有几个十年?
人生有几个十年?难免唏嘘。既然节日赋予我们回顾过往的权利,我们就应该像拾贝般串连过去,又像蒙太奇般剪辑出未来。尽管只是凡人视角,但不妨碍敝帚自珍。
十二年前,我是个浑浑噩噩的大二学生。5.12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尽管震源距学校还有一百多公里,但学校受损停课,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灾害信息,前所未有的惶恐氛围、自以为与死亡擦肩的体验,还是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生死无常”。同时也教会我一个简单但深刻的法则:及时。行乐需及时,努力亦需及时。
于是在那一年,我决定做些改变:去律所实习,然后开始了对律师行业的皮毛了解。自此便明确了职业选择:非律师不做。在此之前,我以为大学是混着玩的;在此之后,我高分通过司考,勉强得以跳脱出学渣的刻板印象。
这十年,我走过南:在深圳的一家大型律所开始做实习律师,拿到144072011开头的律师证;也闯过北,在建外SOHO的北京分所里日日打望过央视的大裤衩;并未曾想到会落脚在浙中一个小城。
02 因缘际会,为你而留
本有漂泊的属性,却在义乌落地生根。曾经也问自己:为什么留在这个地方?是对四川安逸生活的有意逃离,是对(超)一线大城市病的厌倦,还是被浙江人的拼搏精神与灵气所吸引?
还是因为那句“身和同住”?一切因缘际会,都与六和有了“瓜葛”。
为你而来,为你而留,为你想成为更好的我。这话听着像抒情诗,但谁叫女人是感性(性感)动物呢!从一线、超一线大城市到落脚县城,从律师执业积累来讲,基本就是无脑决策。但没办法,谁叫理智它只是情感的奴隶呢!
从2013年初进六和时的授薪律师,在2014年8月就开始独立执业。彼时年轻而无畏,放弃了BOSS陈老师的(保底)合作方案,把自己彻彻底底扔到市场洪流中去,以检验自己到底是不是做律师的料。那时候,家里人都为我捏着一把汗:一个小姑娘,人生地不熟,几乎没有任何渠道、资源,在丛林中如何生存?
但青年有的是激情,有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还有熬夜两点第二天也依然不会打架的上下眼皮。
更所幸,前行路上遇到很多信任我的人。在信任最贵的21世纪,在最讲信任的服务行业,信任我的人,自然就是贵人。有的人,仅一面之缘,却在后来有了长年的合作;有的人,仅是因为偶然的一次搭载,却成忘年之交;有的人,因为共同经历过一些偶然事件,成了弥足珍贵的朋友,自然也创造出不少业务机会。在不短的岁月和文化浸淫里,也慢慢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律师。
在三地的执业生涯中,自然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以及专业素养、风格迥异的法官、检察官,还有那些因利聚、因利散的人生百态和爱恨情仇。前辈律师们看到此,应嗤之以鼻,呵,你才几岁?!
但感受确实如此。人生体验从全人类角度虽然有其共性、可以共情,但从个体角度,却真真是独一份的,且以初次体验最为记忆深刻,往往“我”自觉无可替代。哦,希望有生之年,科技尚不足以copy出一个心智与身体完全同我一致的家伙。这样本段话会看上去正确一些。
03 无悔这十年
有时会想起第一位指导老师所言发展定律:三年冷板凳,五年小律师,八年合伙人。几为铁律。
当然,技术革新、科技发展、行业更迭,年轻人也可有全新的赛道。尤其是法律服务行业呈现出细分领域发展的趋势,那些越早锚定、深耕某一领域的同行,往往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如疫情之下,有人倒腾口罩一不小心就成了刑辩律师的刑案VIP,有人多年集中心思只做防护品,一不小心挣了好几个小目标,成了IPO律师的VIP。命运不是垂青于运气好的人,而是垂青于专注的、准备好了的人。后者才是幸运儿。
当然我不是那种幸运儿。这十年,内心也曾生出过很多焦虑(毕竟焦虑是律师的标配病,我必须得有)。有案子做的时候为案子而焦虑,没案子做的时候为案源而焦虑。很多次午夜梦回间脑海里迸发出一个新思路而再也睡不着。如果睡着了,还恰好梦到开庭,要么就是距开庭还有2小时但人还在异地机场,要么就是坐到代理人席了竟对案情一无所知。梦里的厕所都是脏乱差,基于同样原理分析,大概是已经培养出不允许律师在梦里开庭的潜意识。
这十年,内心也曾有过无力感。当精密组织的代理/辩护意见被一句“缺乏依据”草草打发的时候,当精心组织的询问提纲被“与案件无关”而阻断发问的时候,当明明已经拼尽全力客户竟怀疑你不负责任的时候,以及当word没保存就“×”掉的时候。
并且,随着认识这个世界越多、越深,越发觉得法律只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方案的时候。
但这些,丝毫未曾阻却我的律师梦。
可能是因为,我的努力也曾帮助过无辜的人免于继续受牢狱之灾;帮助过诚信者追回了他们应得的利益;帮助过对当前婚姻失望透顶的人还算体面地走出围城;帮助过那些创业伙伴厘清权责、让兄弟更亲;帮助过那些难以为继的企业穿过地狱之门、让有效资源重获新生;帮助过那些弱势群体,为他们不算高的要求发声。
可能也还因为,我从来不吝于将自己极其有限的知识、经验分享给我能影响到的人。我写过的那些好评文章,收到的来自同行的谢意,都让我更坚信: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因为成为对他人有价值的人。
可能还因为,有那些极其务实、为了公正判决愿意像律师一样深夜看卷的法官;有那些恪守疑罪从无原则慎捕慎诉的检察官;有那些组织律师力量做共益事务的组织者……他们让法律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让律师的专业素养得以创造价值。还有那些因为合作过而更更加彼此认同的小伙伴,相互帮衬、携手前行。
无悔这十年。尽管个中滋味百端交集,尽管也有苦与累,那又怎样?我们是那勇往直前的、笃定了要把律师职业做一辈子的青年。
毕竟,除了做律师,也不知道还能干点啥。